客运查询网,keyunchaxun.com
天气百科导航
天气百科 气象百科 农业气象 气象灾害 气候百科 常见自然现象 节气百科

汉历

节气百科 更新时间:2024-04-28

汉历

汉历简介

汉历,又称夏历阴历旧历、农历,是东亚传统历法之一。汉历属于一种阴阳历,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及朝鲜、韩国和越南及早期的日本等国家,仍使用汉历来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

汉历有个辅助部分——节气。节气如果也算历法的话,就是完全的太阳历。节气和地球在绕太阳运动的轨道的位置有关,和月球无关。节气是从立春开始的,一个太阳年是两个立春之间的时间,约365.2422天。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以利于农业种植等活动。

汉历的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十二个月;闰年十二个月普通月份加一个闰月,总共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由计算决定。平年全年354~355天,闰年全年383~384天。

汉历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历法中,唯一既照顾到太阳历,又照顾到阴历的历法。因此,有人说西方的历法比中国科学,这显然是错误的。比如,公历(西历)中,一个“月”的概念首先就已经违背了“月”这个初始的概念。汉历既符合了月(朔望月),又符合了年(回归年),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历法之一。但是由于单个公历(西历)历年(365或366日)比汉历历年(平年354或355日,闰年383或384日)更接近于回归年(365.2422日),所以从具体日期反映季节的角度看,则公历(西历)比汉历显得更准确。

汉历汉历历史

中国的历法与纪年采用阴阳干支三合历;上古时期,根据不同的农业牧业生产情况需要,分别产生过太阳历法和太阴历法。汉历作为中国传统历法,最早源自何时无从考究,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多有记载,现时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从黄帝时代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格里历),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102部历法,这些历法对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比如夏历、商历、周历、西汉太初历、隋皇极历、唐大衍历等,有的历法虽然没有正式使用过,但对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有所作用,如西汉末期的三统历和隋朝的皇极历法等。

汉朝以前的古代中国历法以366天为一岁,用“闰月”确定四时和确定岁的终始;已经有日、月、旬和时的时间单位,具备了阴阳历的技术;观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运动规律,用“闰月”“减差法”来调整时差;历法实施成为重要大事,主要内容之一是“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和“正闰余”,即确定闰月位置和如何减去多余出来的天数(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数),由此来确定年岁的终结和开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朝王室衰落,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现多轨制历法,亦即各诸侯和各地部落还有自己的地方历法;秦朝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历法。

汉朝初期开始中国历法出现了大转折,全国统一历法,历法也成为了一门较为独立的科学技术。汉武帝责成邓平、唐都、落下闳等人编写了《太初历》,之后刘歆作《三统历》,这两历的重要特点是年岁合一,一年的整数天数是365天,不再是之前历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减差法”以调整时差,年岁周期起始相当固定,用数学计算就能确定闰月,用不着“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至此,阴阳五行基本上退出了历法。之后中国历朝颁布的历法,均与太初历大同小异,但也有一些发展,如定朔、定气等,使日历节气更接近天象,这就是汉历发展历史。

中华民国成立后,纪年采用西历或民国纪年并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成立时,继续使用西历,以公元(西元)纪年;但中华民国历仍以1912年为元年,目前尚在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等实际控制区使用。

汉历汉前古六历

古六历是黄帝、颛顼、夏、殷、周、鲁六种古历的合称是春秋战国和秦朝制定的六种历法。由于古六历原本早已遗失,至今只留存一些片断资料。

古六历采用的岁首是:黄帝、周、鲁三种历子为岁首,即以包含冬至的那个月份;殷历以丑为岁首;夏历以寅为岁首,即以冬至所有在月之后的两个月为岁首;颛顼历以亥为岁首,即冬至所在月之前的一个月为岁首。

汉初沿秦制,汉武帝元封七年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此后两千多年一般都是用寅月为正月。

汉历汉历规则

汉历的日月年的定义是和周朝的制度分不开的。因此,汉历受到了当时周朝制度的影响。下面我们进行逐一的介绍。(我们这里的时间、月相计算以东经120度(中国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为准。)

1、汉历历算和编历规则常用术语

黄经:是在黄道座标系统中用来确定天体在天球上位置的座标值、共分成360度、在这个系统天球被黄道平面分割为南北两个半球,太阳移到黄经0度为春分、移到黄经90度为夏至、移到180度为秋分、移到270度时为冬至。

朔日:月球移到地球和太阳中间时的那一天叫朔日。

平朔:用朔望月的平均长度计算、没考虑日月运行的不均等性;缺点:“含有真正的“朔”的当天有时可能会出现在前一月的最后一日(“晦日”、廿九日或卅日),有时会出现在初二”。

定朔:计算考虑了日月运行的不均等性,将含有真正“朔”的当天作为每月的开始。

平气:计算不考虑太阳在黄道上运动快慢不匀,平气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15.22天。

定气:计算考虑太阳在黄道上运动快慢不匀,定气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不一样、短的只有14天、长的达16天。

冬至日:冬至交接时间所在的那一天就叫冬至日。

冬至日必须在子月:冬至日当天或冬至日前的那个朔日定为子月初一“起点”。

建正:年首月份,所说的建正就是“夏正:夏历正月建寅[子月为冬月];殷正:殷历正月建丑[子月为腊月]、鲁历同殷历;周正:周历(周朝历)正月建子[子月为正月];秦正:秦历《颛顼历》正月建亥[子月为二月]。

置闰:汉历1个月就是1个朔望月、月的平均天数≈29.53059天,汉历一年12个月≈354.367天;但是1回归年≈365.2422天,这样汉历一年比回归年少≈10.866天,汉历≈2.71771年就比回归年少1个月,如不调整过不了几十年就会出现冬、夏倒置。为了让汉历年平均天数等于回归年汉历≈2.71771年必须设一个闰月。置闰规则请看《历代汉历编历规则》。

2、历代汉历编历规则:

节气:一年分二十四个节气,清朝(汉元一八五○[甲申]年、西元1644年)以前用平气计算,清朝(汉元一八五○[甲申]年、西元1644年)以后用定气计算。

日的定义:以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其中以太阳离地平线最远的一个时辰为子时,作为一天的第一个时辰。那么,子时就是在现在0:00前后一个小时之内。那么,这样,夏历中的一天的开始是在今天的23:00(子时)。

月策规则:朔日为每月起点(初一日);朔日(月初一日)到下个朔日(下月初一日)有多少天、这月就有多少天。有30天为大月、有29天为小月;唐朝(汉元825[己卯]年、西元619年)以前用的是平朔,唐朝(汉元825[己卯]年、西元619年)以后用的是定朔。

年策与置闰规则:以冬至日必须在子月(寅正冬月),上个冬至月(子月、汉历寅正冬月)到下个冬至月(子月、汉历寅正冬月)有12个月就不置闰、上个冬至月(子月、汉历寅正冬月)到下个冬至月(子月、汉历寅正冬月)如有13个月就要置闰、以上个冬至月(子月汉历寅正冬月)后的第一个没中气月设为闰月、在几月后面就称闰几月。 例如:汉元二二三八[壬子]年(西历2032年)汉历冬至月到汉元二二三九[癸丑]年(西历2033年)汉历冬至月之间有12个月,就不置闰。汉元二二三九[癸丑]年(西历2033年)汉历冬至月到汉元二二四○[甲寅]年(西历2034年)汉历冬至月有13个月就必须置闰,在汉元二二三九[癸丑]年(西历2033年)冬至月(冬月)后的第一个无中气之月就是汉元二二三九[癸丑]年(西历2033年)冬至月后的第1个月,就定为闰月。它正好在冬至月(子月[冬月])后,所以就叫闰子月(闰冬月)。

汉历汉历干支纪年、纪月、计日、计时方法

干支纪年法

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

汉历的汉元数字纪年,是采用汉朝建立的那年为开始,因此汉元元年为乙未年,对应于西元前206年。将汉元纪年转干支纪年方法为:汉元数字加31后除以60的余数,为对应干支序号数,如余数为0,则就是60序号。对汉元纪元前(汉前),则纪元数字除以60得余数,用32减去这余数,如果小于或等于零,则再加以60为干支序号数。例如汉元二二一八年的干支为,(2218+31)/60=37余29,查干支表得壬辰年,又如汉元二一八九年,(2189+31)/60=37余0,则为60序号,查得癸亥年。又如汉前一○八年(周赧王元年),108/60=1余48,32-48=-16,小于0,因此(-16+60)=44,查序号44为丁未年。

西历纪元号与干支纪年转换,则为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干支序号数,再查干支表便是干支年纪。如果序号数小于或等于零则加60。例如,西历2012年干支:2012÷60=33余32,年干支序号数=32-3=29。查干支表得壬辰年。又如西历1983年:1983÷60=33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年。

干支纪月法

先确定地支:以冬至所在月份为子月,以此类推。遇到闰月则采用上个月份的地支。确定地支后,下来确定天干: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二月是丁卯,三月是戊辰,类推;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目前,中国民间对干支纪月起始日的确定存在分歧,共有两种观念。一种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单数节气(即“非中气”)作为每月的起点;另一种是以朔日(即数字纪月每月的初一日)作为起点,遇闰月则与上月用同一干支纪月。以西元2001年(辛巳年)为例,公历2月4日立春,3月5日惊蛰;1月24日是正月初一,2月23日是二月初一。按第一种观念,则庚寅月从西元2001年2月4日开始,辛卯月从西元2001年3月5日开始;按第二种观念,则庚寅月从西元2001年1月24日开始,辛卯月从西元2001年2月23日开始。干支纪月,在后来的日历中很少使用。

干支计日法

甲子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例如汉历二二一八[壬辰]年(西历2012年)正月初一是癸未日,初二是甲申日……到三月初一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癸未日,初三又为甲申日。汉历中,干支纪日一直未中断未乱记,是中国纪日史也是世界纪日史中最长的一种纪日历史。 有明确记载的日期,就可达2700多年。

干支计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按现在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则为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汉历汉历纪年

汉历的数字纪年 由于汉历干支纪年存在大量问题,如干支每60一循环,就会有重复。因此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皇帝年号与天干地支同时使用,以避免重复。如清同治三年,甲子年(西元1864年)。下面介绍一下数字纪年方法:

1.使用帝王在位纪年,汉武帝前,一般使用帝王在位年数纪年,再加干支纪年;

2.使用皇帝的年号纪年,汉武帝开始,皇帝即位后改年号,用这年号加干支进行纪年,有的皇帝一生使用多个年号,有的皇帝在改年号时很随意,造成有的年号一年都没用到又被改年号了。到明朝以后各皇帝就只有一个年号。

3.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为反对帝制和反对皇帝年号制,号召采用黄帝纪元,但因这个纪元是推测数字,而且据现在最新的一些考证,黄帝即位年可能在西元前四千年左右,也就是说具今在6000年左右,这样与辛亥革命前推测的数字就差了约2000年。正因为此纪元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当年民国成立,国父孙中山就果断停止了使用这个推测的纪元数。

4.汉历的有象征意义的数字纪元:采用汉朝建立时作为纪元开始,一方面汉历主要完善于汉朝;另一方面汉朝建立年份不是推测数,是具有可靠的年份;再有汉朝是中国走向统一强盛的开始。这样今年是汉元二二一八[壬辰]年(西元2012年)。

汉历汉历月日称呼

汉历的第一个月,按照习惯称为正月。汉历的十一月和十二月分别称为冬月和腊月,但现在冬月腊月,因使用西历的数字月后已经很少用了。表示气候寒冷的成语“十冬腊月”就是从此得来,字面意思即为十月、冻月和腊月为一年中最寒冷的月份。在复兴中华文化中,应仍恢复使用冬月、腊月来称呼这两月。

汉历的每月的前十天按顺序习惯上称为初日,如汉历的一月二日称为正月初二;第十一天至第二十天以及第三十天直接用天数记录,如汉历的一月十五日(元宵节)称为正月十五,汉历的十二月三十日(岁除,又称为除夕)称为腊月三十;第二十一天至第二十九天按顺序习惯上写为廿×日,亦有的将之说成念日,如汉历的一月二十二日称为正月廿二或正月念二。

节气百科
九九歌 啃春 两头春 兰月 立冬 立冬由来 立春 立春节 摩羯宫 芒种节 秋分日 清东 穷阴 穷冬 入伏
全国热门城市15天天气预报
东北地区
华东地区
华北地区
华中地区
华南地区
西南地区
西北地区
最新天气资讯
4月27日16时35分日本小笠原群岛地区发生6.5级地震 4月27日13时47分四川成都市彭州市发生3.0级地震 北京今日天气晴 2024年5月2日北京市天气预报 上海今日天气多云转阴 上海2024年5月2日天气预报 天津今日天气晴 2024年5月2日天津市天气预报 重庆今日天气小雨 2024年5月2日重庆市天气预报 哈尔滨今日天气晴 哈尔滨2024年5月2日天气预报 齐齐哈尔今日天气晴 2024年5月2日齐齐哈尔天气预报 牡丹江今日天气晴 2024年5月2日牡丹江市天气预报 佳木斯今日天气晴 2024年5月2日佳木斯市天气预报
全国各省天气预报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钓鱼岛
天气导航
热门火车时刻表
榆林 - 西安
榆林 - 西安
榆林 - 西安
集宁南 - 呼和浩特
集宁南 - 呼和浩特东
集宁南 - 呼和浩特东
集宁南 - 呼和浩特东
集宁南 - 呼和浩特东
集宁南 - 呼和浩特
集宁南 - 呼和浩特东
集宁南 - 呼和浩特东
集宁南 - 呼和浩特东
集宁南 - 呼和浩特
集宁南 - 呼和浩特东
集宁南 - 呼和浩特东
集宁南 - 呼和浩特东
集宁南 - 呼和浩特东
集宁南 - 呼和浩特东
集宁南 - 呼和浩特东
集宁南 - 呼和浩特东
热门车次查询
G7930(沈丘北-郑州东)
G6656(沈丘北-郑州东)
G6640(周口东-郑州东)
G6642(周口东-郑州东)
G6658(沈丘北-郑州东)
G6668(周口东-郑州东)
G6634(周口东-郑州东)
G6652(周口东-郑州东)
G6670(周口东-郑州东)
G6660(沈丘北-郑州东)
G1593(亳州南-北京西)
G7925(商丘-郑州东)
G3115(杭州东-郑州东)
K2012(乌兰浩特-呼和浩特)
K7922(锡林浩特-呼和浩特)
G6611(商丘-开封北)
G6980(泰安-济南)
G6998(临沂北-荣成)
G6994(临沂北-青岛)
G6978(青岛北-高密北)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关于2024年4月30日、5月1日、5日、6日加开部分旅客列车的公告 关于2024年4月29日-2024年5月7日增开部分旅客列车的公告 关于2024年4月30日至5月6日加开部分旅客列车的公告 关于2024年4月25日-2024年5月6日增开部分旅客列车的公告 关于2024年4月30日-2024年5月6日增开部分旅客列车的公告 关于2024年4月30日-2024年5月6日增开部分旅客列车的公告 关于2024年4月30日-2024年5月6日增开部分旅客列车的公告 关于2024年4月20日至5月7日加开部分列车的公告 关于2024年4月20日至5月6日加开部分列车的公告 关于2024年4月21日-2024年5月6日增开部分旅客列车的公告
最新天气问答
青岛今天天气如何 查询天气最权威的网站是 近年来,全球变暖,世界末日真的要来了吗 西安今天天气怎么样 黄金周旅游哪里天气最好 泰安明天是下雨还是晴天? 海口今天天气怎么样 2012.12.12的世界末日会到来吗 福州今天天气怎么样 吉林明天会下雪吗?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工具箱
手机版  丨  电脑版丨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4 keyunchaxun.com 闽ICP备2022007364号-5